预算编制:自上而下为主,还是自下而上而主?
公司下发年度预算工作通知时通常会有这样一句话:“预算编制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”。在预算编制预算的过程中,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什么差别呢?
预算编制是一个博弈的过程,既不可能完全由上级领导主导,也不可能完全由下级单位决定。预算的确定最终是上级与下级相互协商、相互妥协的结果。
谁能在此博弈过程中有更多的话语权,取决于谁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更丰富的信息,谁更有鲜明的决断力。如果是自上而下为主,意味着预算编制时上级占主导地位。如果是自下而上为主,意味着下级占主导地位。
大多数公司的预算编制以自下而上为主,因为下级最了解自己的情况,据实填报可以让预算更务实、更接地气。但这里需要说明,下级未必会据实填报预算。因为下级对自己的评估与上级对下级的期望未必一致。
如果上级看到下级的预算后总是加码的话,下级便会在上报预算时有意打埋伏,给自己留出更多的空间和余地,降低自己未来被考核的压力。具体做法是调低产出值(压低收入、利润和回款),调高支出值(增加费用、采购等支出)。
也有一些公司上级比较强势,编制预算时以自上而下为主。上级定好关键财务指标。譬如,集团给子公司敲定收入额、利润率,子公司自己去分解预算。集团定总额指标,子公司的月度预算、分产品品预算上级不干预。
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预算编制方式各有优点。自上而下效率高,上级说了算,避免反反复复地讨价还价。自下而上可能更务实,可执行性强。两种模式都不是尽善尽美的,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来选择恰当的预算编制模式。
华为的预算编制是自上而下为主,预算确定了,微调后即可实行。为什么华为编制预算有这种自信呢?原因在几点:
第一,预算管理部门掌握的信息足够充分(这一点谈不上是充分的理由);
第二,华为财经体系有一大批精通业务的干部;
第三,华为有很完善的IT系统打通了财务与业务的联系。
需要说明的是,实务中我不推崇自上而下为主编制预算。如果上级对下面的情况不很了解,掌握的信息不充分,硬要去拍这个数据的话,就麻烦了。一旦数据严重失实,预算将成为一纸空文。另外,如果预算目标没有实现,下级可以推脱责任,认为数据是由上级最
上一篇:净资产为负数说明什么?